七秩薪传,再谱华章。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校友回归”工作方案〉的通知》(鄂政办发〔2025〕10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校友宣传襄阳,服务襄阳,投资襄阳的作用,推动“两资三能”工程实施,助力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总结70年办学经验,集中展示育人成果,广泛凝聚各界力量,共绘未来发展蓝图,10月25日,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建校70周年庆祝大会暨校友回归活动开幕式在学校运动场隆重举行。
襄阳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徐冰,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绍玲,襄阳市政协副主席罗琼玖,市直相关部门、县(市、区)政府、省内部分兄弟学校、合作企业等单位领导嘉宾,150余名校友代表,学校老领导,老同志及全校师生共同出席盛会。大会由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丁波主持。
上午9时,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正式开幕。学校党委副书记丁波首先代表学校,向莅临现场的各位领导、嘉宾、校友和师生员工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


丁波表示,在庆祝建校7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广大校友从四面八方重返母校,这不仅是对学校办学历程的深情回顾与致敬,更是对母校未来发展的热切期盼与祝福。本次活动以“凝聚校友、汇聚动能、共谋发展”为主题,旨在搭建交流平台,集聚智慧力量,为襄阳打造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贡献“襄汽”力量。活动包含校友回归大会、主旨报告及分论坛研讨等环节,将全方位展示学校办学成就,共同擘画发展新蓝图。

学校党委书记程传红致欢迎辞。他首先代表学校28000余名师生热烈欢迎并诚挚感谢参会的各位领导、嘉宾和校友,他深情回顾了学校自1955年襄阳专区农业合作干校起步、2010年三校强强携手成立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并保留襄阳电大建制、2025年学校已成为汽车职教特色鲜明的湖北省“双高”校建设单位的峥嵘岁月和奋进历程,如数家珍地讲述优秀校友的励志事迹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从92级校友贾军海,扎根纺织一线,荣获首届“中国纺织大工匠”,到如今在校学生朱伟同学华山救人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获评“中国好人”。程传红指出,七十年来,一代代教职员工坚守育人初心,躬耕不辍,已累计培养近20万名各类优秀人才,涌现出一大批行业翘楚和杰出校友。学校始终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动态优化专业布局,构建了七大特色专业集群,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办学成果,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面向未来,程传红强调,办学能力高水平和产教融合高质量是学校未来的目标任务。学校将紧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群布局,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适配度。学校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让襄汽好声音传得更远。聚精会神打造区域汽车人才培养高地和终身学习中心,不断提升对襄阳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他强调,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朝着全面建成国家“双高”校、最终实现升本的目标迈进。

湖北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志祥致辞。他高度评价了襄阳市开放大学成立的重要意义,强调了其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并期待其能为促进教育融合发展、服务湖北教育强省战略目标贡献积极力量。

企业代表、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兼人事共享中心总经理巩雪松致辞。他充分肯定了学校在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和汽车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并对未来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共赢发展表达了深切期许和美好展望。


杰出校友代表、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传兵,湖北楚云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严高云先后发言。他们深情回忆了在母校度过的难忘求学时光,分享了“襄汽精神”对其个人成长与事业发展的深远影响,言语之中充满了对母校培育之恩的无限感激与深厚情谊。





在随后举行的系列重要仪式环节,大会依次为招才大使、招商大使举行聘任仪式;襄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徐冰,湖北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志祥,襄阳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付拥军,学校党委书记程传红共同为襄阳市开放大学揭牌;同时,见证了汉江流域低空经济产教融合共同体、襄阳市无人机协会的成立,并完成了多项校企合作项目的签约。

徐冰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建校7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学校从最初的农业合作干校起步,历经多次融合与发展,聚沙成塔,聚火成炬,已成长为湖北省高水平职业院校,成为支撑襄阳乃至区域汽车产业发展的“人才摇篮”,累计培养近20万优秀人才,与“武襄十随”汽车产业走廊建设同频共振、共生共荣。
徐冰强调,希望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以70周年校庆为新的起点,始终锚定“服务汽车之城、赋能区域发展”的办学定位,紧密对接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趋势,持续做强智能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优势专业集群,积极拓展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主动融入襄阳高质量发展大局。要努力建设成为服务汽车全产业链、辐射新经济赛道的“技术技能人才蓄水池”,实现专业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为襄阳建设全国知名的产教融合示范区和技术技能人才集聚高地提供坚实支撑。
开幕式结束后,学校特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茂才作题为《国之需求,我之使命》的主旨报告,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长征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作《新时代与中国未来》“同上一堂思政课”专题讲座,精心组织了办学成果展,系列分论坛研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全面呈现了70年来的办学成就与鲜明特色,同时也为广大校友搭建了重温校园记忆、交流思想经验、共话合作发展的广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