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3+2转段)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全面、规范地考查学生在中职阶段的核心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确保与高职阶段学习的顺利衔接。
一、考试性质与目的
本考试是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3+2”分段制培养学生,为升入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习而设置的选拔性专业基础综合考试。
旨在全面考核学生是否掌握必备的电工电子技术及机械制图基础等核心知识与技能,检验其专业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和综合应用能力,为高职阶段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电工电子技术(约占总分70%)
1.直流电路的安装与测量
(1)直流电路的概念:理解电路的组成;知道各种电路元器件的作用。
(2)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辨认电路开路、短路、断路三种状态。
(3)直流电路的常用物理量:掌握电流、电动势、电压、电位、电功率、电能的定义;掌握电流、电动势、电压、电功率、电能的符号、单位及基本公式的含义;了解各公式使用的条件;理解参考方向的含义和作用。
(4)电工仪表的选择和使用:掌握测量电流、电压的基本方法;掌握万用表使用方法
(5)直流电路中基本参数的计算:掌握电阻定律;了解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掌握欧姆定律;描述直流电路中元件的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方法。
(6)串并联电路中基本参数的计算:解释电路的串联概念;掌握电路的串联计算方法;解释电路的并联概念;掌握电路的并联计算方法。
(7)基尔霍夫定律计算方法:了解支路、节点、回路和网孔的概念;解释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流定律;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流定律分析典型的直流电路;掌握支路电流法的计算方法。
2.单相交流电路的分析
(1)正弦交流电路:理解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产生过程;说出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识记正弦交流电解析式、波形图的表示方法;理解有效值、最大值和平均值的概念;理解频率、角频率和周期的概念;掌握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计算的方法。
(2)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的计算方法:解释纯电阻电路、纯电感电路,纯电容电路概念;掌握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的数值关系与相位关系;理解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概念。
(3)串联交流电路计算方法:理解RL串联电路的阻抗概念;理解RC串联电路的阻抗概念w理解RLC串联电路的阻抗概念。
3.三相交流电路安装与测量
(1)三相正弦交流电:理解三相交流电的产生过程;理解三相交流电的概念;掌握三相交流电的表示方法;理解三相交流电的输送方式;了解中性线的作用;掌握三相负载的联结方式。
(2)安全用电:概述人体触电的原因;归纳、列举人体触电的类型;简述保护接地的原理;说出保护接零的方法。
4.常用半导体器件的分析
(1)半导体的类型与特点:理解常用半导体的基础知识;了解常用半导体材料的类型、特点;理解PN结的单向导电性。
(2)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参数:说出半导体二极管主要参数代表的含义及使用要求;理解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3)特殊二极管的特性和参数:简述稳压管的工作特性和主要参数;理解发光、光电二极管的工作条件。
(4)三极管的结构和类型:说出三极管的内部组成结构及外部管脚名称;归纳、说明常用三极管的类型、材料。
(5)三极管的工作特性:理解三极管的放大原理;理解三极管输入输出特性;说出三极管型号与主要参数。
5.直流稳压电源装接调试
(1)整流电路的基本形式:辨认半波、桥式整流电路的组成形式;分析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2)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简述半波、桥式整流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3)整流电路相关电量的参数计算及波形:理解桥式整流电路输出、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列举半波、桥式整流电路相关电量的计算方法及波形特点
(4)滤波电路的基本形式:辨认电容滤波电路的组成形式;分析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5)稳压电路的组成和特点:理解稳压电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分析集成稳压电路的特点。
6.晶体管放大电路装接调试
(1)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的概念。
(2)辨认单级小信号放大电路:知道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的影响;知道晶体管三种工作状态。
(3)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简述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简述电路中各元器件的作用;简述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7.数字电路的认知
(1)脉冲与数字信号的关系:简述脉冲信号的基本概念;理解脉冲与数字信号之间的关系;了解数字信号的特点及应用。
(2)数制与码制的转换:了解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的表示方法;了解BCD码的表示形式。
(3)逻辑门电路的功能:理解基本逻辑门、复合逻辑门的逻辑功能;知道逻辑门的结构及电路符号;理解逻辑门电路的运算规则。
第二部分:制图基础知识(约占总分30%)
1.制图基本规定
熟悉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图纸幅面、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
掌握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组成及常见注法。
2.投影与视图
理解正投影的基本原理(真实性、积聚性、类似性)。
掌握三视图的形成、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及绘制方法。
能识读和绘制基本几何体、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3.图样表达方法
理解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概念及应用。
掌握剖视图(全剖、半剖、局部剖)和断面图的概念、画法及标注。
4.标准件与常用件
熟悉螺纹、螺纹紧固件(螺栓、螺柱、螺钉、螺母)的规定画法及标记。
了解齿轮、键、销、滚动轴承的规定画法。
5.零件图与装配图识读
具备识读简单零件图的能力,能理解视图表达、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等)。
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内容及识读方法。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卷满分:150分。
4.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约40分):考查基础概念和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判断题(约20分):辨析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正误。
填空题(约20分):考查对关键知识点的记忆。
简答与计算题(约40分):考查对基本原理的应用和简单计算能力。
综合应用题(识图/绘图/电路分析)(约30分):考查综合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如识读零件图、分析简单电路、绘制三视图等。
四、参考教材及资料
1.《电工基础与技能》,吕爱华、王彦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吕爱华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3.《机械制图与CAD》(第三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4.电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建议:
1.命题组卷:建议由中职和高职教师共同组成命题小组,确保考核内容与深度既能反映中职教学成果,又能满足高职入学要求。
2.强调应用:在命题中,尤其是大题,应尽量结合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案例,避免纯理论、脱离实践的考核。
3.难易度控制:建议按“基础题:中档题:提高题=6:3:1”的比例控制试卷难易度,确保大部分合格学生能通过,同时有一定区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