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性质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5年高职院校3+2转段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2025年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3+2转段考试,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选拔性入学考试。
二、考试依据
本考试根据国家对中职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要求,测试学生语文、数学、英语基础知识水平及实际应用能力。结合高等院校专业培养需要,为高职院校选拔合格的学生。
三、辅导教材推荐
1.《语文》(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倪文锦、于黔勋总主编,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ISBN 978-7-04-027770-8。
2.《数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李广全主编,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材,ISBN 978-7-04-027769-2。
3.《英语》,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材编写组,ISBN 978-7-04-028361-7。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时间与分值:语文、数学、英语合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 分,其中语文40分、数学80分、英语40分。
3.题型:不同考试内容侧重相应考试题型。
第一部分 语 文
一、考试范围及分值比例
序号 |
考试范围 |
分值 |
1 |
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 |
18/21 |
2 |
阅读理解及古诗词赏析 |
12/9 |
3 |
写作 |
10 |
合计 |
40 |
考试形式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试卷满分40分。
试题类型:选择题、综合题、写作题等。
三、考试能力要求
语文考试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四种能力,这四种能力表现为四个层级。
1.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的最基本的层级。
2.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的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3.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4.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
1.汉字:(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常见字的字音;(2)识记常见汉字的字形;
2.词语: 正确使用常见词语(包括实词、虚词)。
3.句子:主要是辨析病句。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关联不当。
4.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鉴别常见修辞手法。包括:不同的比喻、借代、夸张、比拟、设问、反问、排比、对偶。
6.修改不规范的应用文。包括:(1)格式的规范;(2)称谓及用语的恰当、准确;(3)合乎事理。
7.文学常识。识记课文内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识记课文内外国重要作家、国别及代表作;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基本特点,了解课文文学作品中人物、情节、环境特点及作品的主要艺术手法。
(二)阅读理解及古诗词赏析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筛选文中的信息;正确理解诗词所描述的形象,把握其形象意义,领悟作品的思想内容。
2.概括文章的基本观点或文章主旨;明确诗歌的类别,辨析作品语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3.简要分析作品中人物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体会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作用
4.分析文章的主要写作特点:(1)把握文章的语言特点(如朴实、幽默、富有文采等); (2)辨析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3)辨析文中语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及综合运用; (4)掌握文章的文体特点(理清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与方法;把握议论文三要素的逻辑关系及论证方法;能分析叙事文学作品中人物描写的手段—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情节的安排—顺叙、倒叙、插叙以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描写对刻画人物、加深主题、渲染气氛所起的作用;能找出结构散文的主要线索。
(三)写作
能写一般性的文章(诗歌除外)及常见的应用文。应用文写作范围:计划、总结、书信(包括家书及其它书信,如建议书、倡议书)、报告、请示、广告。 要求: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中心明确,语句通顺,结构完整,书写规范,标点正确。